2018/01/28

安息日-永遠的記號

Q: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這是說不必再遵守安息日了嗎?

A:

(可 2:27,和合) (耶穌)又對他們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

這節常被拿來作為不用再遵守安息日的理由。原因是,耶穌說 "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所以人不必拘泥於安息日的規定。人是自由的,不用被安息日的律法給限制住了。耶穌就是來釋放人被律法的限制,這是神的恩典,所以新約時代,不必再遵守安息日了。

這樣的解讀完全背離耶穌當時這話的意思。耶穌說這段話,是在說明自己和門徒在安息日摘麥田裡的穗子吃是可以的,他們這樣做並沒有違反律法,反而是法利賽人錯用了律法。既然是這樣,耶穌是在解釋摩西律法中,安息日的正確意義,糾正法利賽派對安息日律法的錯誤解釋與應用。說到底,耶穌是在維護律法,怎麼會是廢掉律法呢?


一,律法適用的問題

當時耶穌和法利賽人的這個情況,牽涉到幾個部分的律法條文。我們先將之釐清,就能比較正確地來了解當時的情況,以致能正確地解讀,耶穌所說這話的正確意思了。

1.(出 34:21,和合)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

-收割時期仍要遵守安息日的律例。

2.(利 19:9-10,和合)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 不可摘盡葡萄園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園所掉的果子;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3.(利 23:22,和合)在你們的地收割莊稼,不可割盡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遺落的;要留給窮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華─你們的 神。

4.(申 23:24-25,和合)你進了鄰舍的葡萄園,可以隨意吃飽了葡萄,只是不可裝在器皿中。 你進了鄰舍站著的禾稼,可以用手摘穗子,只是不可用鐮刀割取禾稼。

上列2.到4.中,客旅,寄居的或窮乏人或甚至任何人,在飢餓時可以在任何別人的田地裡摘取果實來充飢,不過有但書規定,故意大量攫取是不被允許的。這立法的目的,是神的憐憫。


二,耶穌和門徒當時的情況

律法規定在收割時期,雖然農忙,需要盡快收割,但還是要遵守安息日,不可因為收穫工作急迫就不遵守安息日而繼續收割工作。而耶穌和門徒們當時經過麥田,是肚子餓,所以掐了一些麥穗來吃,並不是在做收割的工作,他們不是那麥田的主人,更不是那麥田的雇工,只是經過麥田的外地人。而且律法也有規定,麥田邊角的穗子或遺落在地上的穗子,都不可割盡或徹底撿收,要留給當地的窮人或孤兒寡婦,或寄居的去摘取或撿拾,讓他們可以暫得溫飽。所以耶穌當時所做的完全是符合律法的,只是法利賽人把耶穌與門徒的合法行為故意曲解成律法上的收割工作,目的是要顯示自己多麼看重和嚴守律法,而企圖凸顯受到人民歡迎的耶穌是犯律法的。

耶穌和門徒們掐麥穗子吃的行為,是在充飢,並非在收割,完全沒有干犯安息日,他對法利賽人的回話,也完全沒有不必再遵守安息日的意思,而是在指出法利賽人錯用律法,把原本是適用神憐憫人典章(2.3.4.)的情況,硬是強解成違反安息日的律例(1.),拿此歪曲律法的說法,作為他們欲定罪耶穌的理由。法利賽人怎麼沒有想到耶穌和門徒正是律法中流離寄居的困苦人呢?因為他們心中沒有神的愛,也不是真正地想遵行神的律法。

在當時,法利賽人高舉律法的動機,只是想藉摩西律法的崇高地位來鞏固自己的權威與虛榮,並以此和公會中的撒督該派較勁。因此,他們常自己添加許多原本摩西律法沒有的規定,來教導人民如何做。越是窒礙難行,就越顯示自己對神的律法是多麼的嚴謹,以此博取不諳律法的廣大群眾對他們敬虔的封號。所以他們雖然熟讀聖經,卻只是想在裡面鑽研出苛刻的條規,用以表演自己宗教上的嚴謹與虔誠。既然動機已偏頗,滿腦子想的是如何挑剔別人以捧高自己,自然無法體會神設立律法的心意,體恤律法保護人民本是出於神憐憫的初衷,遂無法正確地應用聖經,反而常拿自己添加的條規來指責別人,越指責,就越顯示自己的專精與權威。然而,照著他們的謬論去實行的底層子民,反而是吃足了苦頭。

耶穌不只一次指責法利賽人的這種偽善,責備他們把難當的擔子叫別人擔,自己卻一根手指頭也不動,不但在極重要的諸如姦淫,孝順等誡命上大開放水之門,引人犯罪,更是在自己所定的繁複條規上也作繭自縛,無法全部遵守。原本應該是發自內在虔誠的禱告,禁食,奉獻,都成了炫耀的宗教表演。20年後的使徒保羅也說,這些人胡亂憑己意曲解摩西律法並且教導別人,自己卻一直在違反律法。法利賽人以律法權威的姿態,論斷耶穌和門徒們干犯安息日的事件,正是法利賽人在當時猶太社會裡一再從事曲解律法,瞎子領路,以自訂條規挑剔別人,自顯為義的一個時代縮影。


三,耶穌的話的正意

因此,當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的這句話時,是在告訴法利賽人,律法中設立安息日的目的,是釋放背負重擔的人,要他們重新去思考律法中設立安息日的意義,這樣或許他們就能想起,(利未記)與(申命記)中,窮人可以掐麥田邊角穗子的典章,才不會錯用律法。

(太 9:12-13,和合)耶穌聽見,就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 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你們且去揣摩。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太 12:1-7,和合)那時,耶穌在安息日從麥地經過。他的門徒餓了,就掐起麥穗來吃。... 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你們若明白這話的意思,就不將無罪的當作有罪的了。

當我們進一步了解了這個事件所牽涉到的律法的全貌,以及當時耶穌和門徒們行旅他鄉,正處在困乏飢餓的情境之中,正如1000年前的大衛王急切地逃避掃羅王的追殺時,同樣所處困乏飢餓的情境,就可以清楚明白,當時法利賽人對耶穌和門徒的指責,實是由於他們對律法的錯用,並非耶穌真的不遵守安息日,且藉著此事來表明可以廢掉安息日,不必再拘泥了。這種解讀都是出於新教神學家,為了替主日遺傳找到聖經根據而一廂情願的臆測。然而,當我們從摩西律法的來龍去脈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來查考,就能夠清楚了解到,當時耶穌所回應的話,完全不是要廢掉律法,取消安息日的誡命,反而是要重建正確的摩西律法,讓子民可以在正確的安息日律法中得到休息與釋放。所以當耶穌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的這句話時,完全不是要取消安息日,反而是在堅固律法,要讓正確的摩西律法回歸猶太社會,以能達到神憐憫人,人憐憫人的律法本意。


四,安息日的意涵

(出 20:8-11,和合)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出 34:21,和合)你六日要做工,第七日要安息,雖在耕種收割的時候也要安息。

安息日這條誡命,與相關的律例典章,主要是神對祂子民的憐憫。因為神早知道,很多以色列人會犯罪失去祝福,賣掉產業,而最後淪為奴僕,或流離他鄉。當他們成為雇工或奴僕的時候,神早就在律法中定了安息日和安息年的律例典章來緩解他們沉重的咒詛,讓他們得以喘息,並且保持希望,除了等待安息年暫時休養生息,更可以盼望完全的禧年到來,重新得回產業,回歸當初神為他們所預備的土地。

當然這一切都不只是為了地上的休息,安息日的相關律法,只是一個更美實體的影像,預表著人類在魔鬼的挾制下,神早已設立了安息日的記號,作為祂必救贖的承諾。神沒有忘記祂所造的亞當,終有一天,神會想辦法救贖為奴的人類,使他們得回當初神為他們所創造的世界。地上的每一個安息日,神都在告訴亞當的所有後裔,我還在努力,我還在拯救,我從沒有忘記你們,禧年到了得時候,我會帶你們回到自己的產業上,重新安居樂業,開始新生活,我會祝福你們,與你們同在,再做你們的神。

(申 18:15,和合)耶和華─你的 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像我(指摩西),你們要聽從他(後來的人子耶穌)。

(出 31:12-13,和合)耶和華曉諭摩西(指向後來興起像摩西的那先知-耶穌) 說: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屬靈的以色列-聖徒)說: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

西乃律法頒布1500年之後的人子耶穌,就是摩西所說的那一位先知。但猶太人並沒有聽從這位興起的先知,反而是大部分的外邦人信了耶穌,聽從了他。耶穌吩咐的以色列人,是指耶穌所帶領出埃及(魔鬼的權勢)的那些人,就是指聖徒。耶穌吩咐屬靈的以色列人,務要守我(神)的安息日,也就是後來耶穌所解明-人子的安息日。安息日,是為整個物質世代所留下的一個永遠的記號,這個記號是神立下的,正如虹是神立下的一個記號,祂一定會實現這個記號的承諾,這個承諾就是-我 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那時,成聖的子民,就能進入神所進入的那個-永遠的安息,也就是永生。


五,各種安息日

1.摩西律法的安息日

(出 20:8-11,和合)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歷史上的以色列國度裡,神立安息日為誡命。每個安息日,十二支派土地上,家道中落的子民,寄居的外地人,流離失所的孤兒寡婦,淪為奴僕的以色列人,都可以得到釋放與休息。這是摩西律法安息日的初衷。

定為聖日,從影像到實體,不斷地宣告,這是救恩經綸的大計畫,預表著終有一天,神的子民可以藉著彌賽亞耶穌的恩典而進入永遠的安息,真正擺脫罪惡世界的重擔與挾制。

有了摩西律法安息日的設立,以色列地所有的地主在這日必需休息,雇工牛驢才能得到喘息的機會,整個安息日的宗旨就是要使神國中的困苦人得到休息與暫時的釋放。這就是神的憐憫,就是耶穌對此事件解釋時所引用的,"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這句話的意思。

2.法利賽添加人意的安息日

神設立安息日,基本上是要使困苦人得到喘息的機會。然而法利賽人強調的安息日,常拿安息日來定別人的罪,他們不了解摩西律法安息日的目的是為了緩解困苦人的重擔,反而在安息日的條文上加上許多窒礙難行的條規,以此博取宗教上虔誠的虛名。加的越多,定的越細,就越顯示自己在律法上的一絲不苟。他們已經沉溺在玩弄律法以博取虛浮榮耀的宗教遊戲裡,越陷越深,樂此不疲。所以耶穌引用先知的話諷刺說,神並不喜歡他們自以為是的"祭祀",神喜愛的是憐憫,這本是摩西律法的初衷。原本純正的摩西律法並沒有耶穌當時法利賽派自己胡亂添加的許多條規,若只是遵守純正摩西律法的安息日,神的子民本應得休息與緩解,若是這樣,神設立安息日憐憫人的初衷就能得以實現。但在當時,瀰漫在猶太社會的律法觀念,幾乎都是法利賽人長期以來發展的條規系統,那並不是正確的摩西律法。摩西律法在頒布了1500年之後,到了耶穌時代,已被竄改成了一種虛假宗教所供奉的神明,高舉真神之名,卻在引人犯罪。聖殿的崇拜如期進行,殿外的廣場就是市場,祭司交換權勢,文士圖謀虛名,政府攫取稅賦,就在這樣真理黑暗的時代,摩西所預言,是真摩西的那位先知來了,就是耶穌,他所面對的正是一個龐大的假摩西律法所形成的利益體系。耶穌不是反對安息日,而是反對法利賽派所教導民眾的錯誤的安息日。耶穌和使徒們都遵守安息日,只是在適當的時候,指出法利賽人錯誤的安息日教導。耶穌所言所行,完全沒有不必遵守安息日的意圖。

從反面來說,假若律法中沒有訂立安息日,流離失所成為奴僕的子民,將永遠無法喘息。所以耶穌當時說的話,並不是要說不必遵守安息日,只是要導正錯誤的安息日條規,這樣摩西律法的安息日才能真正使神的子民得到休息。如果耶穌的意思是廢掉安息日的話,當時猶太的大地主就不用遵守安息日了,那廣大的猶太勞動階層將無法喘息。

更何況,安息日在當時的猶太社會,已經發展成一種是否忠於猶太民族的象徵。西元前186年安提阿古四世轄區涵蓋猶大地區,力推希臘化,強迫猶太人拜偶像,不准行割禮及守安息日,違者處死。這激起猶太人的抗暴,在漫長的對抗之中,原本是宗教上的割禮與安息日被拿來做為一種政治軍事上的號召,漸漸地被強化成,割禮與安息日成為猶太族群中一種是否忠誠於猶太王朝的政治標籤,法利賽人在這個過程中更使之激化成一種表明宗教虔誠的記號,這種氛圍延續到了耶穌所處的時代。因此在當時,不行割禮或不守安息日幾乎等同於對猶太信仰與種族的背叛,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如果有人提出廢掉安息日的見解,可想而知會受到多麼巨大的反對與譴責。然而四福音中所記,法利賽人指控耶穌違背安息日都是在醫病趕鬼等"什麼可做,什麼不可做"的這些細節上打轉,從來沒有指控耶穌要廢掉安息日,如果耶穌有任何廢掉安息日的言論或傾向,法利賽人會放過這個重大的反動標籤,而不在此事上全力攻擊耶穌嗎?但從經文中與歷史文獻中都沒有發現這種情況的記載,這就顯示,耶穌從頭至尾並沒有任何要取消安息日的言論或傾向。

其實純正的摩西律法只是規定不可做工,主要是指不可從事營利或生產的活動,這樣生產活動中相關的勞工或奴隸就可以暫時得到喘息與休息。律法中並沒有規定不可醫治病人,搬動褥子,這些"違例"都是法利賽人自己添加而訂定出來的。所以耶穌與法利賽人之間在安息日問題上的衝突,從來不是-是否要繼續遵守安息日這種誡命層次的大問題,這就說明了,耶穌的話從來不是要取消安息日。

3.神國的安息日

(出 20:8-11,和合)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六日要勞碌做你一切的工,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 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裡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做;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聖日,在後來的摩西律法中,凡被稱為聖日的日子,都是要召開聖會的。聖會的原始意義是-在神指定的時間,來到指定的地點-神的會幕  朝見神,與神相會。所以,安息日,就其目的而言,就是-與神相會。

神所指定的時間:每一個7日的第7日,遙指整個創造更新完成的-神所進入的第7日。

神所指定的地點:從耶路撒冷的會幕,到屬靈耶路撒冷的真教會,通向-從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


a.目的地-永遠的安息

(創 2:2,和合)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這就是永遠的安息,神早已預備好,且示範了-神進入那安息,等候那些神的兒女,終有一天,他們也能進入這永遠的安息。

b.路標-永遠安息的重複提示與影像

(出 20:11,和合) 耶和華...,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這段摩西律法關於第四誡安息日的陳述,其實是援引創世記的經文,所以安息日不只是律法,在有律法之前,安息日在創世之初就已經設立,它是創造的目的,是物質世界的終點。在物質世界的每一個安息日,都是對亞伯拉罕屬靈後裔的提醒與準備,要進入那個創世之初,神所預備好,且神自己已經進入的那個-永遠的安息。

c.相會-會幕,真教會,到新天新地

(創 2:3,和合)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 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

-第七日,是全部創造的目的與終局。神預備好了,也進去了。等候將來屬神的,也要進去。這就是神的恩。

(出 20:8-11,和合) 當紀念安息日,守為聖日。

-在神的國-真教會中,這誡命仍持續地被遵守著,並不是法利賽添加遺傳變質的安息日,也不是現在中東以色列國拉比所教導的安息日,在真教會中所遵守的安息聖日,完全沒有法利賽派和猶太拉比的添加,反而是純正摩西律法安息日的真正實現。雖然是在地上遵守這日為聖,卻是靈裡天路的驛站,神為那些從耶穌而生,屬神的子民設計的,凡要進入那永遠安息的,都要進入這些安息日,才能到達最終的安息。當...守為聖日,這是神的命令,是神的救法。所以在地上的真教會中遵守安息日為聖日,實是聖徒在靈裡,藉著中保基督耶穌與神相會,這都只是過程,目的是那個終點-永遠的安息。當守為聖日,這就是人的信(faith)。

* * *

摩西律法的安息日及其安息年的相關條文,實是預表著終有一天,人類可以藉著彌賽亞耶穌的恩典而進入永遠的安息,真正擺脫罪惡世界的重擔與挾制。到了基督復活升天,屬靈國度的神國建立之後,一如神從前在安息日使以色列的子民得到休息與釋放一樣,現在仍是藉著每一個靈裡神國的安息日,施恩與祂教會國度裡的聖民,使他們漸漸地朝向永遠的安息邁進,這樣,遵守神國的安息日,並不只是為著地上的緩解與休息,而是有著一個更遠大的目標的,是通向永生的結局的,是藉著永遠國度的王基督耶穌,來達到安息日實體的那個永生的目的的。

這種安息日是屬於教會的,是屬於神國的,是屬靈國度的,就是五旬節聖靈降下之後所建立的教會的,而這個國度的王,正是基督耶穌。所以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正是在這種基督王國裡的安息日,耶穌這句話才得到真正的實現。沒有耶穌,摩西律法的安息日永遠只是影像,有了耶穌,律法中安息日轉變成基督國度的安息日而使它真正的功能被啟動,聖徒在此安息日中被教導盼望永遠的安息,並在聖會中被祝福與聖化。基督耶穌使安息日不再只是地上的安息日,也擺脫了猶太教法利賽派人意條規的安息日。在基督耶穌裡,屬靈的安息日成為朝向永遠安息的每個驛站,神在摩西律法中設立安息日的初衷不但得以實現,更因為基督從死人中復活的質變,而成為靈裡的,天上的,真能與神相會的安息聖日。這樣的安息日,正在實踐著神拯救亞當後裔的大計,正是神在召喚散落世界各地的子民的永遠記號,是基督帶領著餘民奮力趨近創世之初,神所進入的那個永遠的安息。既是這樣,在耶穌基督裡的-神國的安息日,能不遵守嗎?

4.違背神主權的主日

猶太人遵守的是不承認耶穌是基督的安息日,人子並不是他們安息日的主。星期日的主日更是直接違背創世記裡神自己定下見面的座標點,並且改掉神在摩西在律法中做為記號的日子。一個是沒有基督耶穌做主的安息日,一個是直接違逆神的日子,兩者明顯絕對不是神國的安息日,人子耶穌都不是他們所守日子的主,這些都無法通往永遠的安息。唯有在耶穌基督裡的安息日,才是純正摩西律法安息日的真正實現。神在這日,在真教會裡與子民相會,賜福給他們,聖化他們,使他們更新,使他們成聖,這樣的安息日能不遵守嗎?沒有這種安息日的聖化與神的賜福與幫助,人可以憑己力自我改變嗎?擅自更改見面時間座標的主日,神會在主日的終點那裏等候嗎?如此明顯的錯誤座標,為什麼視而不見呢?

(可 2:27-28,和合)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為了永生),...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在屬靈真教會中才得到實現)。


六,安息日是約定的記號-時間與地點

(創 2:2,和合)到第七日, 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

(出 20:11,和合) 耶和華...,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前6日神完成了創造,都計畫好了,第7日進入安息。神在那永恆的安息中等候,等候早已計畫好的每一個時候,時候一到,計畫中的救贖要一一啟動。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召聚,贖回,帶領,牧養,爭戰,回家,相見。神與人,偉大的愛情故事啊,跨越時空,歷盡滄桑,世界早已滄海桑田,人物皆非。亞當啊,你的樣子變成了什麼?神的聲音,你還記得嗎?天高地遠,海枯石爛,怎麼相認呢?啊,記號!永遠的安息日。在安息日相會,在會幕,在聖所,在真教會,最後在新耶路撒冷。安息日一直都是遙迢歸鄉路上的記號,是失散子民重新歸隊的匝口,是曠野大漠裡的補給站,是心領神會的羅盤。我不忘記這記號,喔!我永不忘記。僅存心底,朝向約定好的座標,默默前進。在永遠的安息裡見面喔,我會記得,我怎能忘記呢!

神在創世之初就約定好了的,祂會改日期嗎?祂會改地點嗎?無垠浩瀚的宇宙啊,一日的偏角,30多萬個安息日的誤差,能在約定的時間,到達相會的地點嗎?一路上的錯誤記號,能按著被更改過的座標,找到在那裏等候的-我的神嗎?我的神會臨時變卦嗎?會改變創世之初的約定嗎?會改變律法中的記號嗎?

我相信,我的神  不會改變,祂永不改變。

什麼是聖經中的義人?

Q:什麼是聖經中的義人?

A:

(創 6:9,和合)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挪亞與 神同行。

義人 = 完全人 = 與神同行的人

神是光,就是true,真,真理,所以與神同行,就是行在光中,行在真理中的意思。義人,並不是說,他已經能夠像神一樣的完美,而是敬畏神,遠離惡事,時時刻刻以神的真理為行事為人的唯一準則的人。

遇到任何人事物,只要一與真理違背,絕不考慮,沒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即使損失財產,錯失機會,遭受陷害,都不為所動。用這種態度在世生活行動的人,就是聖經中的義人和完全人的意思。

挪亞,約伯,亞伯拉罕,約瑟,但以理,...他們為神所喜悅,但不是沒有犯錯,沒有缺點,主要是他們對神敬畏的態度,對真理的堅持。只要態度對,在真理上堅持,即使面臨死亡也不妥協,這樣,就是神眼中的義人和完全人。這樣的人,雖然也有缺點,還不完美,但神會帶領他,幫助他,使他越來越完全。大衛王最重要的意義是,誠實悔改,願意接受神的處罰,承擔犯錯的後果,不因維護自己的面子而假裝,找藉口,這樣犯了大罪卻真心痛悔改過的人,也被神承認為義人。大衛的相反例子,就是掃羅王。掃羅王就是神國中的惡人,他的特徵就是,死不承認自己的罪,好面子,表面說一套,私底下做一套,這就是耶穌一再提醒教會要注意的,法利賽人的酵。也就是徒有敬虔的外貌,卻沒有裡面的實質。這是神最痛恨的型態,也是耶穌在地上時一直指責要猶太人悔改的地方。

(詩 1:5,和合)因此,當審判的時候惡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義人的會中也是如此。 (會,原文會眾。這裡的罪人也是耶和華的會眾中的一份子,這是以色列人,並非外邦人)

* * *

Q:(箴11.28) 倚仗自己財物的,必跌倒;義人必發旺,如青葉。 如青葉,是什麼意思?

A:

(箴 11:28,和合)倚仗自己財物的,必跌倒;義人必發旺,如青葉。

(箴 11:28,和合修訂)倚靠財富的,自己必跌倒; 義人必興旺如綠葉。

(箴 11:28,新譯)倚賴自己財富的,必然衰落;義人卻必繁茂,好像綠葉。

這節講兩種人,一是把神的真理只是參考用,其實是倚賴自己的手段的人。另一種是忠心以神的真理為唯一準則的人。

財富只是一種表達倚賴自己勢力的代表,這樣的人必然漸漸衰微,如枝枯萎。專心只以真理為唯一準則,堅持行神的道路的義人,這樣的人必漸漸康泰,如枝生發綠葉漸漸繁茂茁壯。

(箴 11:28,NKJV)
He who trusts in his riches will fall(衰微),But the righteous will flourish(冒出芽) like foliage(葉子).

(箴 11:28,ESV)​​​​​​​​Whoever trusts in his riches will fall(衰微),​​​​​​​but the righteous will flourish(冒出芽) like a green leaf(葉子).

類似上節,以葉子,植物或樹的生命來描寫義人的經文,​

(詩 1:3,和合)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溪水暗指內住於人裡面的應許的聖靈)

(耶 17:7-8,和合)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他必像樹栽於水旁,在河邊扎根,炎熱來到,並不懼怕,葉子仍必青翠,在乾旱之年毫無掛慮,而且結果不止。 (乾旱之年,審判的時期,最後三年半,每個聖徒在世必經歷的最後一段試驗時期)

(詩 92:12,新譯)義人必像棕樹一樣繁茂,像黎巴嫩的香柏樹一樣高聳。(棕樹是沙漠裡,水塘或綠洲邊的常見的樹,根深,直挺,高聳,是極耐旱的樹種,原因是它的根深入地底,就是沙漠中的地下水層,這也暗指應許的聖靈)

(詩 96:12,和合)願田和其中所有的都歡樂!那時,林中的樹木都要在耶和華面前歡呼。

(詩 104:16,和合)佳美的樹木,就是利巴嫩的香柏樹,是耶和華所栽種的,都滿了汁漿。

(箴 15:4,和合)溫良的舌是生命樹;乖謬的嘴使人心碎。

-這箴言表面是智慧話,其實寓含屬靈深意。溫良原文是醫治,乖謬是扭曲,心原文是靈。醫治的舌頭,指靈言的禱告。扭曲原文是不正當的相交,指污靈挖牆偷偷進入聖徒,而所發出的模仿的靈言,這不是在與神相交,而是在與鬼相交,這當然是信徒自己開了破口使污靈入住,這樣的扭曲(不正當的相交)會使靈(信徒的屬靈生命)破碎。神的靈同在的靈言禱告,是活泉,裡面有水也有血,可以洗淨大衛家一切的不義,所以說醫治的舌頭(靈言禱告)是生命樹,可使人得永生。

(約 15:1,和合)我是真葡萄樹,我父是栽培的人。 (義人耶穌自喻。這棵樹上有很多枝子,但耶穌明說了,有些枝子會修理乾淨,有些會剪去。真不知道一次得救就永遠得救的假福音是怎麼讀出來的,整本聖經從律法,歷史,耶穌的比喻,沒有一個和那種謬論是相符的)

* * *

像這樣的題目,可以試著自己查經。

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義人"和"完全人"去電腦搜尋,然後把所有有關"義人"和"完全人"的經文全部讀過,最好是他們的前後文都讀過消化,了解該關鍵字出現地方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最後再試著從中歸納出這些經文裡,有哪些原則和共同點,歸納出來的摘要,就可以先做為"義人"和"完全人"的定義。再把這個暫時的定義放在心中,以後讀經的時候隨時注意,把那個暫時的小結帶進經文中重複默想與檢驗。

這種方式就是"主題式"的查經,會比較花時間,但進步最快。每一次主題查經,都是整本聖經在翻的,是全面性的,剛開始覺得工程浩大,磨練幾次以後,就熟能生巧,變成家常便飯了。

2018/01/27

安息日的目的-成聖

(利 24:9,和合)這餅是要給亞倫和他子孫的;他們要在聖處(指院子)吃,為永遠的定例,因為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是至聖的。

(利 24:9,NKJV) And it shall be for Aaron and his sons, and they shall eat it in a holy place(指院子); for it is most holy to him from the offerings of the LORD made by fire, by a perpetual statute.

-聖所中的12疊陳設餅,放了一週之後,安息日換下來,換下來的餅是至聖的,這時祭司聚集到院子裡,把餅分了,吃掉。餅是至聖的,不能攜出會幕的院子範圍。也就是說,即使是祭司(聖徒),若在安息日沒有進入會幕(屬靈的教會),自潔之後與神見面,那麼這祭司(聖徒)仍然吃不到至聖的陳設餅。

這顯示了,遵守安息日的重要,陳設餅的希伯來原文就是-臉餅,面餅-神面前的餅,與神相會而神賞賜下來的餅,能通往將來與神面對面相見的餅,是有屬靈力量的餅,常常領受這餅,一個安息挨著另一個安息,祭司屬靈的智慧與力量漸漸被聖化而強大,滿有基督的身量,有全備的智慧能夠不受迷惑,更有屬靈的力量能夠勝過試誘,並且勝了又勝,將魔鬼完全踐踏在腳下,一如他們的元帥-耶穌基督。這樣的祭司,因為安息日面餅的力量而被聖化,最終,審判來到,幔子打開,才真的可以見神的面了。

這就進入永遠的安息,所有物質創造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進入創世之初萬有創造的真正目的-一個被更新的,轉變成非物質的,榮耀的,永不朽壞的新世界。人在物質階段的每一個安息日,就是在神的大能與會幕的設計中一次又一次被洗滌與更新,向聖潔而永遠的安息轉移與遞變。

(出 31:13,和合)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你我之間世世代代的證據,使你們知道我─耶和華是叫你們成為聖的。

(出 31:13,原文直譯)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說:你們務要守我的安息日;因為這是物質世代不斷的記號,這安息日記號的意義就是 - 你們將會知道,我耶和華,必使你們成聖。

2018/01/26

Q:進入至聖所?

Q:這樣來說,我們要進去都有"基路伯"看守,請問我們在什麼狀態下算進入了"至聖所"?

A:

現在所有的禱告都是在聖所,隔著幔子。所謂到神的面前來,意思就是到金香壇的前面燒香,也就是在聖所裡的靈言禱告。人來到聖所最前端的金香壇前,雖然隔著幔子,這就是來到神的面前,神要在金香壇的香嬝繞的時候,從約櫃上方施恩座的兩基路伯之中的上方,向幔子外燒香的祭司說話。

(出 30:1-6,和合)你要用皂莢木做一座燒香的壇。 ...用金包裹。 要把壇(指金香壇)放在法櫃前的幔子外,對著法櫃上的施恩座,就是我要與你相會的地方。

(出 29:42,和合)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常獻的燔祭,從院子殺羔羊放血開始,目的是使銅壇潔淨而升起聖潔的火,這火才不是凡火,有了這聖潔的火,才能拿這火進聖所燒香和點燈,所以院子中燔祭的真正目的是聖所的燒香和點燈,取了火進入聖所,來到金香壇前燒香,隔著幔子,神說,在此,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使你們成聖。所以(出 29:42)是燔祭從院子殺羊放血...一直到聖所燒香點燈整個過程的一個濃縮的表達。

以上兩處經文是要說明,會幕是神設立的,神與人相會的地方,而真正的相會處,卻是在聖所的金香壇前。金香壇隔著幔子,其高度正好對著幔子後方,約櫃上方兩基路伯之間上方的位置,神的聲音從那裏出來,雖然無法看見,但聽得見。不讓人看見,是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神而不死。我們地上信徒現在的狀態就是這樣,所以靈言禱告,就是進入靈裡的聖所與神相會的燒香,這件事太重要了,律例規定這就是每天要進行的,不可間斷,目的是,使亞倫和他的兒子成聖。亞倫預表耶穌,亞倫的兒子(後裔)就是從耶穌而出的聖徒啊。洗禮遮蓋了罪,塗抹罪案,但真正解決罪性的根本,卻是在金香壇前這日日更新的生命工程,神奧秘的救法啊。

(出 29:42-46,和合) 這要在耶和華面前、會幕門口,作你們世世代代常獻的燔祭。我要在那裡與你們相會,和你們說話。 我要在那裡與以色列人(遙指屬靈的以色列)相會,會幕就要因我的榮耀成為聖。(原文無會幕一字,應譯,我要在那裏與以色列人相會,聖化他們,使他們進入我的榮耀。)

我要使會幕和壇(應譯為,我要使會幕院子中的壇成聖),也要使亞倫和他的兒子(耶穌和眾聖徒)成聖,給我供祭司的職分。

我要住在以色列人(遙指屬靈聖民)中間,作他們的 神。 他們必知道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神,是將他們從埃及地(預表魔鬼挾制的世界)領出來的,為要住在他們中間(成就於五旬節之後的聖靈內住,以及救恩計畫全部完成時的新耶路撒冷)。我是耶和華─他們的 神。(這個-人對神真正的認識,實在是歷盡艱辛,工程浩大啊。)

* * *

一直到主耶穌第二次再來,對於聖徒來說,幔子才真正打開,看見約櫃,面對法版,和神相見。非聖潔完全的,最後沒有辦法進入至聖所見神,之前的審判就已經刷掉了。主耶穌提醒,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都能進天國,唯獨遵行我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

按照律例,祭司是只能到聖所的,不可進入至聖所。我們既是祭司,來到神前,就是指來到幔子外面的金香壇。因為從前是亞倫後裔才可以任祭司,才能進入聖所,所以希伯來書說,弟兄們,現在我們可以憑著信(faith,指耶穌親身所開通的新道路)走上前來-聖所金香壇前祈求,做隨時的幫助。這是因為新約的聖徒成為祭司,是走耶穌這條路,而耶穌是走拿細耳人的律例成為祭司的。耶穌和我們雖非亞倫系,但耶穌這位走拿細耳人的律例竟然成功了,他的復活升天受膏立,成為永遠的大祭司,不是走亞倫血脈這條路,而是走拿細耳人這條律法而成功的。我們現在走的也是拿細耳人的路,耶穌證明,人可以走拿細耳人的規定成為祭司,而且最後有辦法聖潔完全,進入至聖所見神,這就是希伯來書所說,他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通入幔子。我們只要專心沿著他走過的蹤跡行(指耶穌一生的行止與他的教導),是一定可以得救的。而且他此時在至聖所裡面任神的大祭司的職分,會幫助我們代求。所以,我們憑著信(faith),就是指走耶穌所走過,而顯明出來的得救之路。

希伯來書10:19是誤譯,是進入聖所,而不是進入至聖所。這又是受到錯誤的基督教思想的影響而在翻譯時產生的錯誤。第一祭司就不能進入至聖所,祭司只能在聖所。

耶穌斷氣時,聖殿的幔子從上到下裂開,這並不是說好高興,耶穌把幔子撕裂了,從此新約信徒大家就自由的進去至聖所了,這是錯誤的觀念,也不符合律法。

幔子裂開,表示人類中終於出現了一個人,憑著他的義,走拿細耳人的路,終於在亞倫大祭司的規定之外,成功的成為大祭司。是耶穌"這一個"人進去了,不是從此大家就自由進去了。沒有經過耶穌走過分別為聖的拿細耳人之路,就沒有一個人可以像耶穌那樣成功的進入至聖所見神而不死。

(約 17:18-19,和合)你怎樣差我到世上,我也照樣差他們到世上。 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為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

耶穌進去至聖所不死永活,是一個所有人類可以得救的原型與證明,任何人願意走耶穌的方法,都可以有機會成功而得救,並不是說耶穌一人成功,大家享福,通通跑進去至聖所,整個觀念錯掉,這會影響人對正確救恩內容的認識,而以為自己無論如何都必然得救了。耶穌開通了一條亞倫系祭司之外又新又活的新路,每一個要得救的人可以走信耶穌這條新路,成為祭司,雖然是其他支派,是外邦人都沒有關係,因為是走耶穌所生的拿細耳人這條路而成為屬靈的祭司的。這種祭司可以常常來到神的面前禱告和祈求。祭司進來聖所,在金香壇前領受了神的話,左邊有金燈檯成為祭司的智慧,右邊有陳設餅成為祭司的力量,這祭司就在事奉神的過程中,漸漸的完全,以致最後全然聖潔毫無瑕疵,到審判之時,幔子打開,就站立得住,可以安然見主,以致得榮耀。

(來 10:19,和合)弟兄們,我們既因耶穌的血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
(來 10:19,呂振中)所以弟兄們,我們既有坦然無懼的心,靠著耶穌的血而進入聖所,

呂的翻譯才對,和合的錯譯,雖然和合本的原始英文參考本,1885RV就已改正了,但和合中譯本在此處仍然沿用原始的1611KJV,應該是受到譯者神學觀的影響而仍然沿用1611的KJV,更後來KJV修訂-1901的ASV也是改過來了。抄本正確原文是進入聖所,而不是至聖所。但最近的NKJV,為了要維持KJV的傳統特色,此處仍然維持1611的KJV的錯譯。

(來 10:19,1611-KJV)Having therefore, brethren, boldness to enter into the holiest(至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來 10:19,1885-ERV)Having therefore, brethren, boldness to enter into the holy place(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來 10:19,1901-ASV)Having therefore, brethren, boldness to enter into the holy place(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來 10:19,1971-RSV)Therefore, brethren, since we have confidence to enter the sanctuary(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來 10:19,1977-NASB)Since therefore, brethren, we have confidence to enter the holy place(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來 10:19,1982-NKJV)Therefore, brethren, having boldness to enter the Holiest(至聖所) by the blood of Jesus,

-其實,Holiest這個英文用字,是從G39的複數型演變成英文的holies(聖所),又再被錯誤理解而改用holiest(至聖所)。

* * *

聖所,至聖所用字的演變

聖所的希臘原文是ἅγιον,(G39),形容詞,複數。而至聖所的原文是兩個字 ἅγιον(單數) 和 ἅγιον(複數) 組合成的詞來表達。(G39 G39)。

聖所和至聖所原來都不是專有名詞,從希伯來文開始,聖所就是用"聖"(H6944)的名詞複數來表達。而至聖所就是用兩個"聖"(H6944 H6944)的名詞放在一起來表達,只是前面的"聖"是用單數(H6944單數),後面緊接著的"聖"是用複數(H6944複數),從單複數的辭義上來看,可以這樣理解,

聖所就是"眾聖"(H6944複數)之處,而至聖所是"眾聖中的獨一聖"(H6944單數 H6944複數)之處。

這個希伯來文的表達方式,到後來英文的翻譯就變成,聖所是複數的聖holies(眾聖),而至聖所就是holy of holies(眾聖中之獨一聖)。

演變到後來,聖所的單一複數名詞holies就變成用最高級的holiest來表達,但這個最高級的用法就使人誤認,holiset是至聖所,其實他的前身holies確確實實就是聖所的意思。有些英文譯本發現這個容易產生誤解的情況,就創造出一個專用的新字來表達聖所,這個新字就是holy place或sanctuary。至於至聖所就用holy of holies,演變到用most holy place。但這個most holy place 和原來聖所的用字holiest極易產生混淆與誤解,遂產生不求甚解的人把holies或holiest當作至聖所來解讀了。這中間當然還受到新教諸如加爾文救恩觀的影響,認為新約時代了,人人都可以進入至聖所了,因而把holies和holiest都當作至聖所來解讀了。然而,這種錯譯是可以循語文發展的演變與同時代神學思想的脈絡得到釐清。

* * *

聖所,至聖所用字的演變 摘要

1.聖所:(H6944複數) - (G39複數) - holies - holiest (錯誤,此字的最高級形式被誤解為至聖所)
                                                                          - holy place,sanctuary (正確,避免誤解而創新字表達)

2.至聖所:(H9644單數 H6944複數) - (G39單數 G39複數) - holy of holies - most holy place


* * *

區分英文譯本中的holy place是聖所或是院子

holy place這個英文字雖然可以清晰地表達是聖所的意思,但在許多英譯本中,"聖處","聖潔的地方"也被用此字holy place來表達,但諸多"聖潔的地方"或"聖處"並不是指聖所,而是指會幕院子,也就是會幕外圍院牆之內院子所在。這祭司和利未人才能進來的院子就是"聖處",然而許多英文譯本把這"聖處"也以holy place來翻譯,這就會造成讀經的人誤以為此處的"聖處,holy place"是指聖所。其實不是,這裡的"聖處,holy place "就是指會幕的院子。

(出 29:31,和合)你要將承接聖職所獻公羊的肉煮在聖處。
(出 29:31,NKJV)“And you shall take the ram of the consecration and boil its flesh in the holy place.

-這裡的聖處,holy place,就是指會幕的院子,也就是一般我們說的祭司院,這裡雖然是露天的,但有院帷或院牆與外界分隔而被分別為聖,在這裡才可以殺祭物,煮祭肉,在銅祭壇上獻祭,祭司也在院子裡吃聖肉聖餅。因為在聖所中是不能煮肉的,也不能殺祭物,更不能把燔祭在此燒化,在聖所只能燒香,點燈,奉上或更換陳設餅。

(利 6:16,和合)所剩下的,亞倫和他子孫要吃,必在聖處不帶酵而吃,要在會幕的院子裡吃。
(利 6:16,NKJV) And the remainder of it Aaron and his sons shall eat; with unleavened bread it shall be eaten in a holy place; in the court of the tabernacle of meeting they shall eat it.

-這節經文就自我解釋了,聖處,也就是後面的自我解說-會幕的院子裡。此處的holy place,就是後文的the court of the tabernacle of meeting。

同樣,

(利 6:26,和合)為贖罪獻這祭的祭司要吃,要在聖處,就是在會幕的院子裡吃。
(利 6:26,NKJV)‘The priest who offers it for sin shall eat it. In a holy place it shall be eaten, in the court of the tabernacle of meeting.

-聖處 = 會幕的院子裡;holy place = the court of the tabernacle of meeting。

(利 6:27,和合)凡摸這祭肉的要成為聖;這祭牲的血若彈在甚麼衣服上,所彈的那一件要在聖處洗淨。
(利 6:27,NKJV) Everyone who touches its flesh must be holy. And when its blood is sprinkled on any garment, you shall wash that on which it was sprinkled, in a holy place.

-此處,holy place是指祭司院子,當然不能在聖所裡洗衣服,而是在院子裡。

(利 7:6,和合)祭司中的男丁都可以吃這祭物;要在聖處吃,是至聖的。
(利 7:6,NKJV) Every male among the priests may eat it. It shall be eaten in a holy place. It is most holy.

-此處,holy place是指祭司院子,祭司一個班次人不少,最後通通來吃祭肉,無法全部擠進聖所吃,聖所是莊嚴肅穆之處,金碧輝煌,是以燒香為主的地方。

(利 10:13,和合)你們要在聖處吃;因為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這是你的分和你兒子的分;所吩咐我的本是這樣。
(利 10:13,NKJV) You shall eat it in a holy place, because it is your due and your sons’ due, of the sacrifices made by fire to the LORD; for so I have been commanded.

-同上。

(利 16:23-24,和合)亞倫要進會幕(指院子),把他進聖所(金香壇所在)時所穿的細麻布衣服脫下,放在那裡(指院子), 又要在聖處(指院子)用水洗身,穿上衣服(再次穿上前面的細麻布衣),出來(這裡誤譯,會造成誤解,原文是開始進行-指後文的兩種燔祭),把自己的燔祭和百姓的燔祭獻上,為自己和百姓贖罪。

(利 16:23-24,NKJV)“Then Aaron shall come into the tabernacle of meeting, shall take off the linen garments which he put on when he went into the Holy Place(聖所,金香壇所在), and shall leave them there(指院子). “And he shall wash his body with water in a holy place(指院子), put on his garments, come out(開始進行) and offer his burnt offering and the burnt offering of the people, and make atonement for himself and for the people.

-這經文裡有兩次holy place,前次指聖所,後次指院子,NKJV以大小寫來區別,但在1611的KJV,就沒有大小寫的區分了,這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誤解的概念就會延續到其他地方經文的理解。

(利 24:9,和合)這餅是要給亞倫和他子孫的;他們要在聖處(指院子)吃,為永遠的定例,因為在獻給耶和華的火祭中是至聖的。
(利 24:9,NKJV) And it shall be for Aaron and his sons, and they shall eat it in a holy place(指院子); for it is most holy to him from the offerings of the LORD made by fire, by a perpetual statute.

-聖所中的12疊陳設餅,放了一週之後,安息日換下來,換下來的餅是至聖的,這時祭司聚集到院子裡,把餅分了,吃掉。餅是至聖的,不能攜出會幕的院子範圍。

2018/01/25

Q:基路伯是什麼?

Q:基路伯是什麼?

A:

(啟 19:9-10,和合)天使吩咐我說:你(指約翰)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對我(約翰自稱)說:這是神真實的話。 我就俯伏在他(那位天使)腳前要拜他。他說:千萬不可!我(那位天使自稱)和你(指約翰),並你那些為耶穌作見證的弟兄(所有忠心的聖徒)同是作僕人的,你要敬拜神。因為預言中的靈意乃是為耶穌作見證。

上面經文最後一句的翻譯有些誤差,應該譯成:因為說預言的靈(那位天使自稱),也只是為耶穌做見證。這意思是說,那位天使說自己只是說預言的靈,是擔負某種特別任務的天使而已,在神面前,他們的地位和聖徒是一樣的,都是神的僕人。所以,神的僕人怎麼可以敬拜神的僕人呢?因此那位天使拒絕接受約翰的下拜,並且解釋說,自己只是一種說預言的靈,是來傳達神的旨意的,只是神的僕役而已。

從這段話可以知道,天使雖然都是服事神的靈,但因任務不同而被賦予不同的能力(功能),像這位天使就是"說預言"的靈。聖徒在基督的身體上也都是不同功能的肢體,領受不同的恩賜去彼此建造,如同服役的天使有不同的功用,受神差遣從各方面去完成神的旨意。加百列也是天使,但是是侍立在神面前的,他傳重大訊息給施洗約翰的父親撒迦利亞,又去傳訊息給馬利亞。約500年前,這位加百列曾奉神的命令去使但以理有智慧,能明白關於神國末後事情的異象。

而基路伯也是天使,受造之靈,但他們出現時的任務幾乎都是在把守和護衛,例如,把守生命樹的去路,在會幕的帳篷布上繡滿了基路伯(團團圍住聖所與至聖所),從聖所進入至聖所的門簾上又繡著基路伯。到了至聖所的約櫃上,純金打造的兩個基路伯出現了,主要是用他們的翅膀做遮蔽,遮蔽什麼?約櫃中的法版,法版代表神的公義,先用施恩座(就是約櫃上的蓋子)遮蔽住,再有基路伯的翅膀遮蔽住,這些遮蔽是恩典,使還不夠潔淨完全的人能夠來到神面前,領受神的話,但終有一天,遮蔽要除去,施恩座(蔽罪蓋子)要打開,基路伯翅膀的遮蔽也就除去,那時人就要直接面對法版,也就是神的公義,施恩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最後審判來到,人非聖潔,不能見主。

寶座上的是神,希伯來書說這王有兩種職分,就是平安王與公義王,分別對應到大祭司與國王最高審判權的工作。平安王就是恩典時期,大祭司代求,任何人透過受膏的大祭司都可以來到神的面前,這時期的寶座就是施恩座(約櫃上的蓋子);公義王就是審判的王,這時的寶座就是法櫃,核心就是法版。

(啟 15:5-8,和合)此後,我看見在天上那存法櫃(約櫃)的殿開了。 那掌管七災的七位天使從殿中出來,穿著潔白光明的細麻衣,胸間束著金帶。 四活物中有一個把盛滿了活到永永遠遠之神大怒的七個金碗給了那七位天使。 因神的榮耀和能力,殿中充滿了煙。於是沒有人能以進殿,直等到那七位天使所降的七災完畢了。

約櫃所在就是神的寶座,寶座有兩層,寶座的根基就是約櫃裡的法版,代表神的公義,上面是施恩座 (蔽罪蓋子與基路伯的翅膀) 先蓋住,這是道成肉身的耶穌所做成的遮蔽,藉著耶穌的遮蔽,任何還不聖潔完全的人都可以來神的面前祈求與領受恩典,以致改變,朝聖潔完全的目標邁進,準備將來面對最後公義的大審判。當時候到了得時候,蓋子打開,遮蔽除去,恩典時期結束,人都要照自己所行的面對審判。恩典時期,寶座是施恩的寶座,恩典時期結束,寶座仍然要回到公義的寶座,就是最後大審判。一切的不義將無法存留,一切的義收進倉裡,所有的受造經歷恩典時期的磨難而成義,最後進入一個充滿了義的新天新地。

Q:你們蒙了重生,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

Q:靈的種子(永生的種子)是指受洗時產生的?

A:是的。簡單列幾處相關經文,還很多,讀經時慢慢去體會,默想,檢驗。

1.(彼前 1:23,和合) 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G3056,指真理,耶穌這信仰所揭示得救之道理的整體)。

-(意譯) 你們之所以能夠重新開始一個新生命,並不是靠那種屬物質界的種子而生發開始的,而是由一個非物質的,能夠長出永不朽壞之生命的那種種子。有了這種永生的種子在裡面之後,你們又能靠著神所提供的,那種充滿生命力道的真理之道的澆灌與培育,使之發芽,長成,吐穗,結果,使你們的這個被重生的生命能以完成,最後就可以得到像耶穌復活後所顯現的那樣-榮耀,聖潔,永不朽壞的生命。

2.(彼前 1:3-5,和合)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意譯) ...藉耶穌基督 "從受洗,得聖靈,受試探,行真理,傳真理,受輕蔑,被藐視,受冤屈,受侮辱,堅持真理,被冤殺,死亡,但最後仍能從死人中復活" 的這個過程,將最後復活而得到的這種永恆不朽的生命,就是從肉身的人轉變成聖潔的靈的這種生命,的種子,重生了我們(在洗禮中同復活,復活的是這種子),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既說盼望,就是還沒全部完成), (終有一天)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彼前 1:3-5,和合)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神)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過去式,分詞,開始了重生的過程,現在正在繼續中) 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既說盼望,就是還沒得到,但很有機會得到), 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 (神的所有,就是信徒的基業,包含神自己的那種聖潔,大能,永恆的生命)。 你們這因信蒙神能力保守的人,必能( 假設語氣,不是100%或已經完成 )得著所預備、到末世要顯現的救恩。

3.(太 13:3-8,和合) 有一個撒種的(人子耶穌) 出去撒種(非物質的種子,像神那種生命的種子); 撒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 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 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 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 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接受耶穌的洗,就是接受了這個"像神那樣永恆生命"的種子。受洗還不是得救,因為耶穌後面繼續講,有人雖然有了這樣的種子,但枯乾了,擠住了,但有些人的種子長成了。我們信徒就是神的田地,藉著洗禮,神把永生的種子撒在我們裡面,這時,信徒就是受託的農戶,要澆灌培養,使這種子長成結果,其實所收的,就是歸信徒自己,因為他雖受神所託,其實就是在培養自己的永生啊。失敗了,是自己失去了永生啊。

4.(賽 53:1-2,和合)我們所傳的有誰信呢?... 他 (指後來的人子耶穌) 在耶和華面前生長如嫩芽,像根出於乾地。...。

-以賽亞預言,新人類中頭生的,第一個真正完成的末後的亞當,他的永生是從像一個種子開始,如嫩芽般的脆弱開始漸漸生長的,生長的艱難就如同從乾涸的沙漠裡奮力冒出的根一樣,是乾癟的外觀而無法受到人的眼光注意的,這是指耶穌光潔生命的成形是經過艱苦奮力的伸展,且整個過程的外觀是不漂亮的,如同沒人會去注意的,沙漠中冒出皺巴巴像是枯根的卑微生命。

5.(路 23:31,和合) 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樹上,那枯乾的樹將來怎麼樣呢?

-有汁水的樹,耶穌自喻。這時他已經不只是種子,也不是嫩芽了,而是一棵有汁水的樹,是長大成熟的樹,能結果子的樹了。這種結果子的好樹都免不了像亞伯拉罕獻以撒那樣的痛苦的熬練與試驗,更何況那些枯乾的樹(當時是指祭司,法利賽人等神的子民,也指涉到後來的信徒) 將來怎麼能逃避那最後痛苦的審判呢。

2018/01/24

Q:現實生活中,真理與世界要如何平衡?

Q:聖徒活在這世界上,但是屬世的價值,經驗,專家,無孔不入地教導我們如何活在這個世界,如何配合世界的生態與潛規則,但是我們是信耶穌的,這中間如何拿捏?生活中充滿信仰的真理與世界的人事物格格不入的情況,到底要如何平衡?例如與不信的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工作環境與真理不合的地方。

A:

世人解決問題,打通關節,必須靠金錢,權勢,就發展出各種潛規則,到處都有。我們一接觸社會,進入職場,一定會遇到,身處基層員工還算單純,但隨著資源和經驗的累積,這種情況就會頻繁而巨大。

我們屬神的人,只以神的標準(真理)行事為人,不義的事當然不能隨波逐流去做,第一次就要婉拒,婉拒是給人留面子,如果再來,就要堅拒,只是整個態度必須是柔和的。簡單講,就是溫和而堅決。

在危急情況中當然要禱告求神的幫助,只有這條路,沒有妥協的路。說穿了,其實也很簡單,該閃就要會閃,該避就避,避不開就只好說明白話拒絕,損失就損失,得罪就得罪,人不高興總比神不高興好。這是心態,是聖徒進入世界的底蘊,但處理時的態度要柔和,客氣,甚至卑微。沒錯,不加入別人的惡事,還要客客氣氣地拒絕,不沾染惡事是目的,不是要顯示自己多正義,自義地表現信耶穌的人多高尚,為神多熱心,犧牲多大。用這樣的堅持真理的觀念和柔和的態度去思考進退,就能把事處理好。也就是說,平平和和的,柔和卑微的樣子去拒絕。只要遠離罪惡的目的達到了,別人的閒言閒語,甚至惡行惡狀,自尊受貶,其實都無所謂。

只怕自己三心二意,雖然不想得罪神,但是更不想得罪人,又有世界的好處來引誘,就東想西想,如何才能"平衡",在道理上讓一點步通融自己,暫時放個水嘛,反正這次先把道理放一邊,等事成了,好處拿了,到時再奉獻多一點嘛。將來,資源得到了,就更有時間聚會做聖工了嘛。這種都是自己騙自己,看世界高過神,無法專一,不會有好結果的。

每天的禱告,就是在準備好,因為這樣的情況一定會出現,還沒有實戰的信仰都是紙上談兵,懂再多也沒有用,經過實戰而且戰勝才是真的,才會有生命力,這種東西裝不出來的。

遠離不對的事,要堅決,死都不怕,即使降薪調職財損受污衊,但應對要有智慧,態度一定是柔和卑微的,甚至自己貶損自己,裝瘋賣傻都沒關係。看似損失,等過了關,神一定會賞賜給你,遠遠超過你當時捨掉的。

* * *

所以,真理上的是非,黑就是黑,白就是白,黑暗與光明有什麼相交呢?真理的界線不需要拿捏,對就是對,錯就是錯,要黑白分明,心中篤定。要拿捏的是處理的方式,應對進退的態度。先有是非,心意堅決,神就必幫助。

拿捏,通融,應變,都只是方法上,態度上的。真理上的動機與是非,是不需要模糊地帶的,不要自己去搓湯圓,圓場,模糊,否則就很容易越陷越深,失敗收場。

(太 16:24-25,和合) 於是耶穌對門徒(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因為,凡要救自己生命(soul,魂)的,必喪掉生命;凡為我喪掉生命的,必得著生命。

-揹起自己的十字架,就是聖徒在世上遭遇上述景況,魂的私慾要釘死,魂認為的利益要敢捨。真理或世界?你必須做出抉擇,並且堅持到底。只循真理,看似喪掉生命,耶穌說,這樣的人才能得著生命,也就是他的魂最後會得救,免下陰間。若是膽怯,捨不得世界的利益,為要得那點好處,在真理上妥協,看似得了利益,其實會喪失了生命,也就是喪失了他的魂。

而耶穌最後結論說,一個人就算是得到了全世界,卻喪掉了魂,這有什麼益處呢?但是在當下,就是有人會放不下,捨不得,在真理上妥協。掃羅王,基哈希,巴蘭,賣主的猶大,亞拿尼亞夫妻,都是認識神的人,他們在真理與世界的關口,都想,先滿足自己的魂吧,反正遵行真理的機會很多,又不是非得這一次,結果就喪失了魂。

* * *

(賽 66:1-5,和合) 耶和華如此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要為我造何等的殿宇?那裡是我安息的地方呢? 耶和華說:這一切都是我手所造的,所以就都有了。

但(其實),我所看顧的,就是虛心痛悔、因我話而戰兢的人。

假冒為善的宰牛,好像殺人,
獻羊羔,好像打折狗項(打斷狗脖子,這是指殺狗要吃狗肉之人的貪婪樣,而且狗是不潔淨之物。虛假的獻羊給神,神看來就像那人自己急切地想去吃不潔淨的狗肉),
獻供物,好像獻豬血,
燒乳香,好像稱頌偶像。

這等人揀選自己的道路,心裡喜悅行可憎惡的事。 我也必揀選迷惑他們的事,使他們所懼怕的臨到他們;因為我呼喚,無人答應;我說話,他們不聽從(呼喚,說話,就是現實中所聽到的真理);反倒行我眼中看為惡的,揀選(抉擇)我所不喜悅的。

你們因耶和華言語戰兢的人(以真理為唯一準則的虔誠人) 當聽他的話(指真理):你們的弟兄─就是恨惡你們,因我名趕出你們的,曾說:願耶和華得榮耀,使我們得見你們的喜樂;但蒙羞的究竟是他們!

* * *

經文中這些神眼中的惡人,都是神國的子民,可不是外邦人,他們嘴裡喊著耶和華得榮耀,心裡卻恨惡敬畏神的弟兄,討厭他們在遵行真理上的專一,忠心不妥協的態度,因為他們的光會使得三心二意的信徒其心中隱藏的黑暗被顯現出來,既被光所責備,又捨不得世界,不願順服光,也就恨惡光,想要除掉光。

-以賽亞書到了66章,已經不是在講歷史上的猶大國和物質的聖殿,而是在預言將來在極高的山上的那個聖殿時期的事了,也就是指屬靈的教會時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