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4720,miqdash,聖殿-指整體的聖城,包括城牆,城門,廊子,院,與聖所及至聖所所在的建築物部分.
2.聖所-特指祭司進入燒香,點燈,放置陳設餅的地方.不包括院子等附屬建築物.本短文欲簡要解明的就是此部分.有兩個字都可以表達Sanctuary,holy place,一是H6944(分別為聖的),二是H1964(殿的正堂).
a.H6944,qodesh,陽性名詞,聖(別)的-其實在希伯來文,這字是"分別為聖"之意,不一定專指Sanctuary地方,任何用膏抹過之人或物件都是"聖的"(H6944),在神吩咐摩西造會幕的指示中,從前後文整體看,神是用這個字來表達第一層的會幕所在.可能後來為了翻譯上的方便,就將這個holy,給他一個明確空間字意的暗示,就成了-聖所,Sanctuary,holy place.但原文只是holy,聖的.
b.H1964,heykal,殿的正廳部分.這個字就本身就是一個表述空間的名詞,在聖殿中出現這個字就是明指"聖所"(Sanctuary,holy place),非常明確.
3.H6944 H6944,至聖所-most holy place,Holy of holy,指約櫃的停留處,就是大祭司一年進去一次的那層至聖的空間.
以色列人-神的子民,包括屬靈的以色列人,就是真教會的信徒,在神的眼光中,其通往永遠生命的歷程,就是一種植物般生長的過程,由種子-發芽-長葉-結果所大至概括.
神將我們贖出來,"栽"(plant)於屬於神產業的山-真教會.而真教會就是神為自己所成就的一個住處,其實不是神的住處,神所成就的,是"神的名"的居所(常在處),神的名需要住處嗎?當然不需要,神的名的居所,就是指明所謂神的居所-殿,最重要的核心,乃是"祂的名",不是為了神的需要,乃是為了"求告祂名"的人的需要.所以,這經節最後顯示出,人概念裏神的居所,其實真正的目的是呼求"祂的名"的地方.而聖城,聖殿(H4720),其實最終的目的,就在"聖所"(H6944)裏,為什麼?這裏就是祭司在金香壇上燒香的地方,就是真正祈禱之處,就是呼求神的名的真正地方.(Act 2:21 CUV-T)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啊!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嗎? 是的,這經節的完整顯現,其實是:到那時,在"聖所"裏金壇前禱告呼求祂名的,就必得救! 但那沒有受正確的洗禮,就是沒有用血潔淨以稱義;沒有受聖靈說靈言,也就是沒有受膏聖別的,就無法成為祭司,也就不可能進入聖所.
信徒的生長,靈的水,靈的糧,都在聖所裏.靈的水在金燈檯,靈的糧在陳設餅桌.啟示錄裏,耶穌自己解明,七個金燈檯就是七教會,就是主名下歸屬神的信徒,就是一個一個"凡有耳的".信徒要被聖靈充滿,就是金燈檯要添滿燈油,什麼時後會被添滿,就是每日早晚燔祭後,帶著燔祭壇聖別的火,進入聖所燒香的時候,啊!在今天,就是每天奉主的名進入靈禱的時候.什麼時候領受叫人成聖(不是聖別而已,而是生命內裏的真正完全)的餅,啊! 安息日進入聖所燒香的時候,就是安息日敬拜神靈禱的時候,神說,這換下來的餅,進來的祭司才可以吃,要在聖所裏吃,不可攜出聖所.領會到了嗎?為何遵守安息日與最終得救息息相關?
神特別規定,常獻的燔祭不可間斷,每日早晚祭司要依規定獻上.其實燔祭不是神所愛的,燔祭的功能主要是流血,也就是用血潔淨,而潔淨的真正目的,其實就是要讓祭司可以進入聖所,沒有燔祭,就沒有潔淨聖別的祭司與潔淨聖別的火,沒有潔淨聖別的火,只有凡火,聖所裏面的金香壇就不能燒香,金燈檯的燈就不能點燃.而神的羔羊主耶穌的血一次獻上,已經成就了燔祭與贖罪祭中需要的血,故今天信徒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這名裏面就已經有完全燔祭的功效了,所以今天不需要有屬律法,屬物質祭壇的燔祭,在靈裏,在天上的聖所前,在信徒的靈裏,燔祭中能潔淨祭司與火的血,主耶穌已經替我們一次獻上,但接下來進入聖所燒香,經理燈檯與陳設餅的工作,當然還是要當班的祭司來做,每日需要進入靈裏,天上的聖所供職的祭司,就是真信徒,就是我們.
除了常獻不可間斷-每日早晚的燔祭,安息日另外多加上要獻上素祭.素祭的內容就是土產,地裏生出來的,信徒就是神所耕種的田地,得了靈水滋潤的土地,安息日要把地裡的出產獻上,就是信徒一週累積下來的好行為,是靈裏的結實.每個安息日,要獻上,神需要吃嗎?當然不需要,神要檢驗,祭司怎敢隨便獻上呢?信徒每安息日都要交週帳,神設立安息日的素祭,是為要提醒信徒平日就要時時刻刻警醒,否則,安息日拿什麼獻上呢?
金燈檯滿滿的油,就是聖靈,就是可供靈飲的活水,就是可供灌溉的活泉,不只是為著飲用與澆灌,他也同時是洗滌罪與污穢的泉源,重生的洗(不斷地洗滌並再生)(註1)與聖靈的更新也就是在金燈檯前完成的,也就是信徒在每日的靈禱中完成的.啊!那些洗淨自己衣服的有福了.
日日進入聖所,在靈禱中,金燈檯的供應完備,一週結束,安息日檢討,領受面餅,重新得力,籌畫下一個安息.一個安息比一個安息長大,一個安息比一個安息完全,準備充分,結滿果子,才能在主再臨時,進入那永遠的安息.
長期下來,祭司的靈生命長大,強壯,靈眼開,靈耳通,就漸漸能看見屬靈聖所裏的金碧輝煌,所有的牆都是金的,刻著基路伯和棕樹,棕樹是根可以扎得極深的一種耐旱的樹,真信徒就是義人,其生長如棕樹.在聖所裏,原來周圍都是大能的天使在護衛著,表面看是護衛聖所,護衛神(神那裡需要護衛!),其實是護衛在聖所裏的人,故到最後大逼迫的極艱難時刻,整個聖城快被攻陷的時候,被稱為避難所的,就是"聖所",也只有"聖所".
怎麼進入聖所逃避魔鬼末日的大水,深入的靈禱才真能進去,而深入的靈禱,不是一蹴可及,乃是在日復一日進入聖所供職的操練中,鍛鍊出來的.啊! 到那時候,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就是那些真的在屬靈(天上)聖所裏靈禱的信徒.
(Exo 15:17 CUV-T) 你要將他們領進去,栽於你產業的山上,耶和華啊,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住處;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
神將我們從埃及召出來,領進錫安的山,就是神把信徒,從世界裏贖出來,領進聖城-真教會,但不是這樣就完成了,信徒不能一直停留在城牆旁,城門口,逗留在院子裏,即使進到祭司院也還不夠,因為神的手所建立的殿,銅祭壇不是目的,金香壇才是目的,常在金香壇前燒香,在聖所裏供職,時候到了,就要與主面對面了.故真信徒一定要常常進入聖所.一般的以色列子民還不能進入聖所呢! 新約時代,每個被贖的信徒都被賜穿上了白衣,這白衣其實就是祭司的garment,不但受浸,一定要受聖靈,為什麼?受浸裏的血與水就是對人的潔淨,受聖靈就是受膏,凡經過贖罪祭的血潔淨,並受聖靈膏立的,才能成為祭司,穿上祭司的白衣聖服,這一切,都是為了要讓信徒有祭司的身分,讓我們能夠進入聖所供職,常常進入聖所,得神的供應,生命才能真正變化,以致聖潔,完全,最終才能進入至聖所見主的面.人非聖潔,不能見主.
* * *
(註1)
(Tit 3:5 CUV-T) 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Tit 3:5 ASV) not by works done in righteousness, which we did ourselves, but according to his mercy he saved us, through 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
這裏的"重生"( regeneration,不斷地再生,變化)與受大水洗禮,從水裏起來時的"重生(從上頭生)"意義不同.
這經節是對上一節,神-我們的救主的慈悲(kindness)和愛(love)在人子耶穌身上"顯現"的附加說明.也就是說"重生的洗"(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聖靈的更新"(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是對kindness和love的具體行動.而這個他便"救"了我們的這個"救"(saved)字,原文G4982並不是一個一次性的動作,它是為達一個目的而所做的一系列的措施,持續地工作以達某一目的的意思.這種含意可以在後續的兩個詞的用法再次得到印證.也就是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這兩項實質在信徒身上的工作都是一種"持續進行"的狀態,並不是一次性的動作就完成.也就是說,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就是信徒在靈禱時,在每天進入天上的聖所中供職的時候,被神屬靈的供應所一次又一次地洗淨與更新,以趨近完全.關於這一次又一次不斷地被洗淨的,是信徒不至於死的罪與沾染的俗污,也就是利未記規定中誤犯而可以藉著獻祭燒香而必得赦免的罪.
這種持續性的"洗罪和洗污俗",以及"聖靈的更新"-內裏的純化與趨向實質的完全,其施行都是在靈裏,藉著聖靈的能力完成的, ,這部分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信徒與神同工,信徒必須有信心,信有神,且信祂必要賞賜在主耶穌的名裏來到祂面前的人,藉著人的信,聖靈的恩膏,持續地淨化與聖化,直到結果子.並要按時,不斷的結果子.
相對的,受洗禮時從水裏起來的"同復活",就是主耶穌在約3所講的-從水生,所以,從水的重生,就是"復活",就是啟示錄裏提到的"第一次的復活",這個"重生"是一次性的,在當時就完成的.
主耶穌在約3所講的從"水和靈"重生,都在聖所外,銅祭壇前一次性地完成,而提多書3:5的washing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是在聖所內每天持續地靈禱中漸漸地完成.
(Tit 3:5 CUV-T) 他便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Tit 3:5 ASV) not by works done in righteousness, which we did ourselves, but according to his mercy he saved us, through 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
這裏的"重生"( regeneration,不斷地再生,變化)與受大水洗禮,從水裏起來時的"重生(從上頭生)"意義不同.
這經節是對上一節,神-我們的救主的慈悲(kindness)和愛(love)在人子耶穌身上"顯現"的附加說明.也就是說"重生的洗"(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聖靈的更新"(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是對kindness和love的具體行動.而這個他便"救"了我們的這個"救"(saved)字,原文G4982並不是一個一次性的動作,它是為達一個目的而所做的一系列的措施,持續地工作以達某一目的的意思.這種含意可以在後續的兩個詞的用法再次得到印證.也就是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這兩項實質在信徒身上的工作都是一種"持續進行"的狀態,並不是一次性的動作就完成.也就是說,the washing of regeneration和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就是信徒在靈禱時,在每天進入天上的聖所中供職的時候,被神屬靈的供應所一次又一次地洗淨與更新,以趨近完全.關於這一次又一次不斷地被洗淨的,是信徒不至於死的罪與沾染的俗污,也就是利未記規定中誤犯而可以藉著獻祭燒香而必得赦免的罪.
這種持續性的"洗罪和洗污俗",以及"聖靈的更新"-內裏的純化與趨向實質的完全,其施行都是在靈裏,藉著聖靈的能力完成的, ,這部分不是一次性的動作,而是信徒與神同工,信徒必須有信心,信有神,且信祂必要賞賜在主耶穌的名裏來到祂面前的人,藉著人的信,聖靈的恩膏,持續地淨化與聖化,直到結果子.並要按時,不斷的結果子.
相對的,受洗禮時從水裏起來的"同復活",就是主耶穌在約3所講的-從水生,所以,從水的重生,就是"復活",就是啟示錄裏提到的"第一次的復活",這個"重生"是一次性的,在當時就完成的.
主耶穌在約3所講的從"水和靈"重生,都在聖所外,銅祭壇前一次性地完成,而提多書3:5的washing of regeneration and renewing of the Holy Spirit,是在聖所內每天持續地靈禱中漸漸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