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6

(林前13)愛的詩篇的正意

(林前13)愛的詩篇 的正意

(林前 13:4-8)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 * *

讀聖經,一定要看前後文,更需要禱告,靠聖靈求明白.聖經上每一個事件發生時,聖靈都在現場,若聖靈願意,你可以超越時空,進入那個現場的氛圍,很多事自然就明白了,連當時每一個人在盤算什麼,在交代場面話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不要光聽神學家怎麼講,就人云亦云.

一,當時的情況

再講一次,保羅在(林前13)並不是在"歌頌"愛,而是在"指責"他們-因為他們用屬靈的恩賜在角力,在較勁,在比誰比較"屬靈",在較量誰的"神學"才正確,這是因為他們被哥林多城東邊不到70公里的希臘哲學重鎮-雅典大學城的自由學術風的各種學說所影響,參混進入他們所聽到的真理.信徒開始在教會比學問,心羨那種哲學家智慧的虛榮,但那些都是人的學說,怎麼可能如真理的一是,彼此認知當然不合,不合又堅持就產生爭競,一產生爭競,派系就形成,這些參混哲學的假道理也開始影響到信徒對罪的觀念,也就是有些派系開始支持犯亂倫罪的信徒,認為那不算罪,不需要嚴正處理,因為希臘哲學對這種性亂交是有一套解釋的理論基礎的.派系形成,使得本來簡單清晰的真理,被攪和模糊而莫衷一是,以致教會在處理亂倫這件事上,遇到極大的阻力.整個教會被撕裂,連舉辦聖餐時這種角力與爭競,互別苗頭的戲碼也沒有停息.

連聖餐都混亂,那平時聚會的較勁與角力的情況就更不用說了.為了要顯示自己派別的優越性與正當性,就在"講台"與"靈感"方面去表現.典型的狀況是,在聚會中搶發言,搶講台,或搶著站起來說自己受到聖靈感動,搶空檔在聚會中站起來,嘰哩咕魯地用平時禱告用的靈言"表現"自己受到聖靈感動,但是,其實聖靈根本沒有感動他,因為聖靈並沒有感動另一位會翻方言的同靈去翻譯出來.結果不同派系在聚會中搶著"表現"自己受到聖靈感動,直接站起來說靈言,以間接證明自己這派有聖靈的支持.這方如此,那方也不示弱,你會講靈言,我不會嗎! 弄到後來,聚會就是一堆人搶著站起來講靈言,根本沒有人翻譯,沒有人任何人聽得懂,連搶著站起來講靈言的人自己都不懂.這樣的聚會,保羅指責他們,他們像響的鑼和鈸,聲音夠大,卻一點沒辦法造就人,大家聚會看他們表演就夠了,哪裡有任何神的聖言與真理被表明出來,讓人聽懂了可以去反省自己,察驗自己而在受到造就呢?

至於講道,本來也是早就有規矩的,保羅在此待了一年半.怎麼聚會怎麼講道早就立下了規矩.現在問題是,上講台的人已經分門別派了.我這派上去就講我的哲學理論,那派就不服.等到輪到那派的人上台講道,這派就不服.聚會根本成了競技場.

二,針對混亂的特定情況加以糾正

所以,保羅要解決這個問題,才拿出"愛"來引導他們.(愛,Agape,這字在希臘文就是指聖潔的,無私的愛,從神來的愛,不同於人間愛情,感情,知性欣賞的情愫等用字).

保羅不可能不准他們講道.聚會本來就是要宣揚神的真理,讓人學習,讓人自我查驗.所以保羅用"愛"這個角度切入,來告訴他們要用"愛"(指聖潔的愛)來做這件事.因為真有這種愛的人,心裡所想的,都是別人的好處,別人的受造就,別人可以變得更聖潔,變得更像神,用這種"聖愛"的態度去講道,去運用屬靈的恩賜,才會對,才不會變成像現在哥林多教會亂象叢生的狀態,變成連亂倫大罪都搞不清楚是否要處理的狀態.

三,經文的正意

所以,保羅才說了這樣的話.

(林前 13:1-3,和合)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 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秘,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甚麼。 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又捨己身叫人焚燒,卻沒有愛,仍然與我無益。

(林前 13:8,和合) 先知講道之能終必歸於無有;說方言之能終必停止;知識也終必歸於無有。

(林前 13:13,和合)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說方言的亂象,講台上講道的亂象,這裡都提及,正是那時哥林多教會的亂象.後面提到的全備的信,賙濟窮人,捨己焚身,是為了加強糾正他們對"講台講道"與"聖靈感動"的錯誤作法與錯誤認知.那些恩賜都是從神來的,是為了要彼此建造的,並不是像他們拿來較勁,自誇,表現自己比別派"屬靈"的鬥爭工具.

(林前 13:4-5,和合)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

-注意看保羅這裡的敘述,所謂"愛的詩篇"這段敘述裡,保羅講這"愛"(Agape),都是站在"別人的好處"上去描述,不是站在"自己以為好,以為對"的角度去定義.更不是在告訴我們要去包庇罪惡,不責備罪惡,為了情面包藏罪惡,甚至容許罪惡,將罪惡合理化,這都是切割掉前後文,人自己延伸出來的想法,完全不是保羅的原意.保羅在(林前13)講的愛,都是從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相對的"態度或動作"去描述的,意思就是優先考慮別人能成聖更完全的好處,優先考慮全體教會是否能更聖潔完全的好處的動作或態度去說的,這正是當時哥林多教會信徒所缺乏的,雖然他們會講道,會說靈言,但是都沒在考慮別人的好處,都沒有愛,所以講道,靈言都成了作秀,較勁,比劃.哥林多信徒的紛爭,就是滿腦子想得只是"自己"-自己的哲學,自己在教會的地位,自己影響力,自己比別人強.

四,錯解愛的詩篇去做污穢聖殿的事

所以,現在禮品店裡,基督教書房裡,到處都掛滿所謂"愛的詩篇",保羅當時並不是在歌頌,而是在解決問題,針對他們"自私自利"的問題,點出他們在"愛"上的缺乏,並直接用他們需要有的"動作"或"態度"來定義愛,都是針對當時特定的情況來講的.

真的要把"愛的詩篇"拿來作為一種通用型的論述,依保羅文脈,最重要的關鍵的就是-所謂"愛",就是要使別人得造就,可以變得更聖潔更完全.而絕對不是假裝和睦,使他繼續耽溺在罪惡之中,使教會不敢明講什麼是罪,不敢責備犯罪,模糊信徒聖俗的界線,大家都犯就沒甚麼關係...等等這類邪惡的解釋,絕對不是!

(林前 3:17,和合)若有人毀壞神的殿,神必要毀壞那人;因為神的殿是聖的,這殿就是你們.(每一個信徒,連最小的一個因此走差,神必要追討這罪)

五,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高舉愛的詩篇,拿來講我們不要指出教會的罪惡,我們不要處理教會的大惡,對於罪惡的責備不用太嚴厲,輕輕講,多說好話,這樣教會才能保持和睦嘛,這樣教會才有愛的氣氛嘛! 這種解讀完全割裂保羅的原旨,與保羅原來的意旨背道而馳,而這樣引用愛的詩篇做這種方向應用與宣導的人,是污穢教會的元兇,魔鬼的差役,必要受到萬劫不復的刑罰.

(林前 13:13,和合)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

有人拿著這句經節目空一切,無視基督的律法,教會的聖潔,應有的規矩,模糊真理的界線,這種人必為自己的邪惡付出代價.(帖後 2:10-12,和合)...在那沉淪的人身上行各樣出於不義的詭詐;因他們不領受愛真理的心,使他們得救。 故此,神就給他們一個生發錯誤的心,叫他們信從虛謊, 使一切不信真理、倒喜愛不義的人都被定罪。

(太 18:7,和合)這世界有禍了,因為將人絆倒;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耶穌基督-